2013年8月11日 星期日

工作營論述 Discourse

畢光建 2013-5-12 draft 
 落實未來(Realization)

 「2013雲林縣鄉村住宅工作營」關心台灣農村未來的長遠發展。在探討「農村未來」的主軸上,我們將了解農村的生計與生活的現況,替轉型中的農業村鎮預設一些生計的可能,描繪一些生活的想像,解決一些市街的困境,改善一些環境的品質。最終,我們將提出具體的社區規劃與住宅設計方案,解決今天與明天的住宅問題。工作營的一百一十位老師與學生,在兩周的時間內,將大膽地、且初步地提出十個實驗性的解決策略與執行方案,每件方案的內容將包括:規劃設計與商業模式兩大部分,確定每件方案的初發點,都是以「落實未來」為訴求。


三階段步驟(Three Phases) 

農村再造耗時耗財,環境轉變與效益釋出均極緩慢,可分成三個階段。「2013雲林鄉村住宅工作營」在雲林駐地的兩周是農村再造的第一階段,從第一階段生產的十件方案中,經評估排序,依據其務實可行,對普遍農村影響牽動深遠者,選擇三至五件,進入第二階段,作後續的發展與深化。第二階段由參與的各校獨立執行,為期約半年。各校依其條件與專長,認養一件篩選後的方案,交由校內研究所的學生與指導老師進行第二階段的研發。過程中學校與雲林縣政府密切合作,善用地方資訊與資源,務必使得研究案能切中常民與地方政府的需求,並謀合地方行政的現實,第二階段結束時,研究單位將製作完成一份兼備規劃設計的研究報告。第三階段則是交由地方政府籌備與執行,此階段涉實務操作,甚至立法修法。 

時間框架:三十年(Thirty Year Time Frame) 

長河遠流,欲達彼岸,需要時間。土地永也不老,因此土地的時間是漫長的,節奏是緩慢的,土地復育需要時間,農村依附其上,順勢合流,同樣需要時間,因此,重新調整自然、農地、與農村的關係,我們將時間的框架設定為30年,方能完成上述三個階段,並見到初始方案產生的結果。以30年的時間來區隔現在與未來,方能見其差異。有了明確的方向,方能設定目標,建立分期逐步的標地,採用此種思維模式,我們方能說服自己,方能想像並理解土地復育的可能。在30年的過程中,變化的因素很多,因此只要敘明價值、概念、綱要、與策略即可,至於手段與細則無須計較,保留彈性,保留回饋與自我修正的空間(feedback and self-adjust mechanism)。農鄉在土地復育的過程中,緩慢蛻變,調適人居,也調適自然,回應土地復育的邏輯,並緩和人居與土地自然的對立關係。

契機(Opportunities) 

在土地休養復育的大原則下,農村再造將結合外在大環境的趨勢,因勢利導,掌握機會,善用資源。下列之趨勢與機會,將是「2013鄉村住宅工作營」的基本共識(common ground)與客觀假設(base assumptions)。
 1. 氣候(Weather) 極端氣候造成的天災,對人居的威脅,城市比鄉村更為脆弱。城市人口建築密集,防災設施與技術門檻高,投資成本高,紓解城市人口是都市防災最有效的手段。鄉村與農地的規劃管理將有效的減緩極端氣候對城市造成的影響。

2. 節源(Energy): 「能源價格持續攀升」是一個簡單的假設,也是事實。她將迫使我們改變未來的生活方式,她對城市的衝擊遠大於鄉村,城市與鄉村的生活指數將因此而更加懸殊。如果從節能減碳的角度來看,國際間將達成減碳共識,節能減碳的國際進程,迫使各國制定更嚴苛的能源政策與法規。內政部長李鴻源問了兩個問題:台灣自主能源只佔0.8%,2008年花1.8兆台幣購買油、煤、氣、核等能源,我們有機會改善嗎?另一個問題是:二十多年來,台灣的溫室氣體排放每年增加4.2%,2010年佔全球總排放量0.65%,或11.0噸/人年,預計2025年時所要繳納碳稅將達1,427億台幣,我們能不減量嗎?(註一) 
這裡需要補充說明的是:全球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是4.29噸/人年,台灣是全球人均的2.5倍。同樣的人均排放量(噸/人年),新北市6.37,台北市6.38,高雄市26.27(含電廠排放),台南縣11.08,南投縣7.05(註一)。上面的數值初步說明:人口密度高的區域,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較低,因此,節能減碳在農村是重要的,如果以國家付碳稅的概念來看,農村則是關鍵的戰場,需要全新的戰略與規劃。

 3. 食物(Food) 食物供需將走上「區域性自給率」提高的方向,包括「多元」與「量產」。20年內,地球的人口預期將會急速增加20億人以上,食物的生產必須增加百分之四十以上。糧食匱乏是各國不可逃避的挑戰,而糧食戰爭已經開始。加之,傳統能源短缺,運輸成本攀升,兩相夾殺之下,區域性的糧食產量與類型需要重新規劃,如何將有限的資源做最佳的安排,是我們的共同挑戰。在此概念下,將一一檢視下列課題:簡化農糧配銷制度,提升土地使用效率,提高區域性糧食生產的多樣性,科技輔助經濟效益等。

 4. 工作(Job) 輕忽農業的年代,反映在農業經濟的流失。觀之殘破衰敗的農村硬體,不難讀出農村軟體內容的逐漸掏空。無論是在平地或山區,走進鄉村,從南到北,差異不大,寂靜的街道停放著摩托車和汽車,建物品質廉價而簡陋,附加物則更加草率:鐵皮、膠棚、遮陽、水箱、廣告、水管、電線、垃圾等,閒置街頭,歪斜飄搖。硬體的崩塌洩露了村鎮的實質內容,人口流失,家庭破碎,經濟萎靡,產業蕭條。這些狀況彼此相關,根源性的問題只有一個:工作在哪裡?因此,必須回答的是:如何創造工作?(How do you generate jobs?) 新的工作可能是在鄉村,也可能是在附近的二線城市,白領受薪階級工作在城裡,但是有機會住在鄉村,生活在鄉村。鄉村的復甦,依賴有工作的居民,居民有了工作,才有住宅,才有家庭,才有商業,才有休閒,才有生活的其它要件,村鎮因此才具備村鎮構成的基本要件。即使是農村,農民與農業相關行業的居民在未來的趨勢裡,大約只占全部居民的20%,居民的職業結構中有80%,非關農事。因此,鄉村的復甦,關鍵是「交通」。 如果我喜歡住在鄉村,如何在一小時門到門(door to door)的通勤範圍內能找到工作,是我能否住在鄉下的關鍵條件,否則我只好住在提供工作的城裡。台灣幅員不廣,城鄉比鄰,如果規劃得宜,適當調整城鄉關係,交通可以便利有效,也可以節能低碳。鄉村的基本條件異於城市,可以發展專屬鄉村的商機,例如:退休經濟,休閒旅遊,民俗節慶,醫療復健等。凡此,都是尚待開發的商業模式,也都是鄉村未來的工作機會。

 5. 人口(population) 未來的農村趨勢,在能源匱乏與糧食短缺的雙重危機下,人口將回流鄉村。原因有三:其一,城市生活指數過高。城市的耗能遠超過鄉村,能源價格上揚,放大城市生活指數,都市土地益形匱乏,房地產價格持續堆高,都會居民將被迫尋找居住的替代可能。其二,新農業時代到來。為滿足糧食需求,農地效益,精緻農耕,與有機農業等為必然趨勢,農村擁有知識與科技,進入知識經濟的時代,因此農業周邊的專業興起,「新農民」移民鄉村。其三:銀髮族人口驟增。台灣的人口結構在十年內,五十歲以上的人口約一千萬,逼近50%,退休經濟較易著床於鄉村,銀髮族仍為鄉村的主要人口。 鄉村人口緩慢增加,分擔少數城市人口集中的壓力。台灣的人口趨近高峰期,預估於2025年開始下滑,於2060年,人口將降至1,884萬。依據2010年經建會的,常住人口,五都佔全台60.8%,且有增加之勢(註二),因此農村人口已經流失,如果現狀不普查改,加速下滑。農村需要人口回流的策略,未來農村人口的組成,將包括:務農人口,農業周邊專業,白領受薪階級,退休人口等。白領受薪階級為農村吸收的主要對象,農村人口將有結構性的改變,預期:農業相關人口佔20%,非農人口占80%。此一人口假設,也是農村演化的長期目標,其策略與手段容後敘明。

0 意見:

張貼留言